1.基本情况 王良文,郑州轻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Email: w_liangwen@sina.com 学习经历:1979年9月-1983年7月,西北轻工业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及工艺专业,本科;1983年9月-1986年10月,西北轻工业学院机械系,轻工机械专业,硕士。2006年9月-2012年6月,华工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1986/10月- 至今,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工作;2005年4月,教授。工作工程中,先后到日本、美国等进行短暂访学。 学术兼职: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科教文卫体系统优秀工匠人才,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机械(轻工)装备设计及运行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负责人,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酒饮料机械分技术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优秀带头人,郑州市“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学术名誉:近年来,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10项省级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余篇。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项目39项,获全国商业联合会特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8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授权80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 主要研究方向:仿生机器人、机器人机械学、智能装备、机械设计及理论。 2.代表性成果 学术论文: [1]Wang L, Wang C , et al.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a Four-Legged Walking Robot to Improve Motion Trajectory Accuracy Using Signal-to-Noise Ratio Theory,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8,51:85–96.(SCI) [2] Wang L, Du W, Mu X, et al. A geometric approach to solving the stable workspace of quadruped bionic robot with hand–foot-integrated function[J].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6, 37: 68-78.(SCI) [3] Liangwen Wang , Weiwei Zhang, et al. Conceptual Design and Computational Modeling Analysis of a Single-Leg System of a Quadruped Bionic Horse Robot Driven by a Cam-Linkage Mechanism,Applied Bionics and Biomechanics,Volume 2019, Article ID 2161038, 13. (SCI) [4] Liangwen Wang , Tuanhui Wang, et al. Forward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3-RRRS mechanism with subordinate driving variables using a computer-aided geometric metho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 July-August 2019: 1–22.(SCI) [5]Wang L, Wang C , Wang X, et al. Improved forward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reptile-like four-legged walking robot using a novel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J]. Proc IMechE Part C: J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6, 230(15): 2745-2754. (SCI) [6] Wang L, Chen X, Wang X, et al. Motion error compensation of multi-legged walking robots[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2, 25(4): 639-646.(SCI) [7] Caidong Wang, Liangwen Wang , et al. Research on an Ankle Joint Auxiliary Rehabilitation Robot with a Rigid-Flexible Hybrid Drive Based on a 2-S′PS′ Mechanism, Applied Bionics and Biomechanics,Volume 2019, Article ID 7071064, 20 pages [8]王良文,王新杰,陈学东,等.具有手脚融合功能的多足步行机器人结构设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5): 18-22.(EI) [9]王良文,李安生,唐维纲,等,具有手/脚融合功能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研究,高技术通讯,2014,24(1):72-79. [10]Xie,G., Wang, L., Zhang, J., Zhang, D., Li, H., & Du, W.Calc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nearly singular boundary element integrals for steady-state heat conduction.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2015, 60, 137-143.(SCI) 鉴定项目: (1)HQZ250型混凝土清渣机, ( 99)豫科鉴委字808号; (2)振动冲击夯的研制开发,( 99)豫科鉴委字809号; (3)HZP6000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整平机, (2001)豫科鉴委字538号; (4)HQZ350型强力混凝土清渣机, (2001)豫科鉴委字539号; (5)UDS-III型高压合成装备及工艺, (2002)豫科鉴委字542号; (6)南水北调SQ2510型条石生产线, (2003)豫科鉴委字544号; (7)SJ800型金刚石绳锯机, (2004)豫科鉴委字797号; (8)振动平板夯的动力学模型及仿真, (2005)豫科鉴委字135号; (9)QTZ80型塔式起重机, (2006)豫科鉴委字1186号; (10)QTZ63型塔式起重机, (2006)豫科鉴委字1183号; (11)HCD80振动冲击夯建模、仿真及优化设计, (2009)豫科鉴委875号; (12)大质量振动冲击夯关键技术研究, (2009)豫科鉴委874号; (13)具有变臂特征的QTZ63型塔式起重机, (2009)豫科鉴委1227号; (14)既有建筑改造的构件专用切割设备的开发, (201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结项; (15)基于手脚融合的多足步行机器人构型及建模, (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项; (16)基于新型杆结构构型的跟踪太阳光伏发电系统研究与开发, (2 013)豫科鉴委字第828号; (17)超硬材料制品专用预合金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2013)豫科鉴委字第1291号; (18)超硬复合材料及制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2013)豫科鉴委字第1292号; (19)基于CAE的塔机快速设计技术及应用研究, 豫科鉴委字[2014]第1169号; (20)塔机附着结构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 豫科鉴委字[2014]第1168号; (21)关节式机器人构型设计与轨迹规划研究及应用, 豫科鉴委字[2016]第1001号; (22)仿生踝关节辅助康复系统研发. 2017, 豫科高(2017)109号; (23)塔机专业焊接机器人的建模、仿真与开发, 豫科高(2017)372号; (24)关节型机器人构型与系统的创新设计及应用, 豫知耕(评价)字[2019]第006号; (25)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蜡石快压机的高速上料机器人系统构建,豫科高(2019)376号。 获奖项目: (1)高端磨料制品高效高可靠性制造技术与设备, 2021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 (2)金刚石线锯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应用,202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关节型机器人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应用,201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数字化塔机设计技术与应用,2015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大质量振动冲击夯关键技术研究,2010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超硬复合材料及制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2014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7)SJ800型金刚石绳锯机,2005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HQZ350型强力混凝土清渣机,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UDS-III型高压合成装备及工艺,2003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论文:Motion error compensation of multi- legged walking robots,2013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11)基于轻工行业转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专业方向建设,202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2)“轻工机械”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201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3)面向轻工行业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2012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14)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2004年,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5)轻工机械概论,1996年,中国轻工总会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发明专利: [1]王良文,王新杰,陈学东, 等.可组合的机器人关节构成的四肢单元, 201010030109.1; [2]王良文,王新杰,王才东,等.一种具有球销副的踝关节辅助康复装置,ZL201310126691.5 ; [3]王良文,王才东,王新杰,等.具有储能功能的变机体模块化四足步行机器人,CN201410595307.0; [4]王良文,杜文辽,罗国富,等.一种基于3RRRS机构的并联机床构型, ZL201510735085.2; [5]王新杰,王良文,郭志强,等.一种可实现跳跃功能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单腿,ZL201510735130.4; [6]王良文,肖艳秋,杜文辽,等.凸轮连杆组合机构驱动的步行机器人,201611224174.1; [7]王良文,杜文辽,王新杰,等.凸轮连杆组合机构驱动的步行机器人单腿系统,201611224187.9; [8]王良文,王才东,刘洁,等.肌电信号控制的具有球副的三自由度踝关节辅助康复装置,201610591816.5; [9]王良文,李应生,杜文辽,等.圆柱面内壁工件的内撑式抓取与套模下压机械手.201710356466.9; [10]王良文,王才东,杜文辽,等.仿爬行类四足步行机器人运动参数的标定方法与装置. 201610188161.7; [11]王良文,李应生,王才东,等.金刚石用叶蜡石块生产的抓装成套设备. 201710356710.1。 [12]孟凡念,王良文,王若澜,等.可实现柔顺调整的金刚石用叶蜡石块生产的抓装成套设备, ZL202010356312.1 [13]王良文, 岳磊,邬昌军,等. 易碎薄壁工件的内撑式作业自适应柔顺机械手, ZL202010355810.4 [14]王良文,李立伟,王若澜,等. 轴向调整摆动支点改变包络空间的欠驱动手指机构, ZL202010029827.0 [15]王良文, 肖志玲, 李彦彦, 等. 径向调整摆杆支点改变包络空间的欠驱动手指组合机构, ZL202010015984.6 [16]王良文,谢贵重,潘春梅, 等. 易碎薄壁圆柱形内壁工件的内撑式抓取与装配柔顺机械手, ZL201910141096.6 [17]王良文,罗国富,孟凡念,等. 多方位调节的弯管防腐带料绕包及烘烤机器人, ZL201810038043.7 [18]王良文,王新杰,谢贵重,等.多支点交替支撑的弯管防腐带料缠绕包机器人, ZL201810038042.2 [19] 王良文,郭志强,谢贵重,等.一种高速公路护栏清洗车避障系统, ZL201811031725.1 [20]王良文,杜文辽,孟凡念,等.一种可折叠的高速公路护栏清洗车避障系统, ZL201811032366.7 [21]王良文,孟凡念,肖志玲,等. 于步行机器人的行走和取物复合功能执行装置. ZL202010016001.0 3.近期主要研究的项目 (1)高品质金刚石合成用智能化压机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河南省“揭榜挂帅”重大项目,经费1000万; (2)薄壁易碎件内撑式高速作业柔顺机械手刚度-构型匹配设计与运动创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易碎件高速上料与装配柔顺机械手系统研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4)湿巾自动包装生产线研发,省重点企业委托项目; (5)超硬材料合成用新型叶蜡石研究开发,省重点企业委托项目; (6)具有脊柱和关节变驱动的四足跑跳机器人构型及运动仿真分析,博士基金项目; (7)基于甲虫后翅仿生的微小型飞行器柔性可折叠翼设计及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