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7版)

发布时间:2019-08-28作者:设置

一、培养目标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车辆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车辆相关产品的分析与设计、工艺与制造、测试与控制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在相关车辆制造企业、科研部门及高等院校胜任车辆工程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项目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及教学等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能够履行并承担车辆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对工程技术人员要求的社会义务及责任;

2、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知识,掌握现代车辆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客车车身及新能源汽车专业设计、制造与安装调试能力,能够从事车辆工程领域内相关复杂工程科学问题的研究;

3、能够应用现代工具和管理技术,具备多学科背景下以车辆及其复杂零部件为对象的创新设计和实现能力,能胜任客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及经营管理工作;

4、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车辆工程领域内不同环境赋予的工作任务,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贡献并获得自身的持续发展;

5、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国内外项目合作或国际学术交流中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在不同地域开展本行业相关的技术和服务工作。

二、毕业要求

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基础理论,及汽车结构、汽车设计、汽车原理与汽车电子控制等方面专业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基础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能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车辆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针对车辆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目标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零部件与工艺流程,并在设计、制造与安装环节体现创新意识,考虑安全、法律、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基于科学理论、原理与方法对车辆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能开展车辆工程问题的实验测试、数据分析与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针对车辆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工具,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车辆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车辆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车辆工程、机械工程

四、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器和电子技术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课程结构比例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平台

课程要求

学时数

占总学时比例

学分数

占总学分比例

人文社科课程平台

必修

320

14.49%

20

11.76%

选修

32

1.45%

2

1.18%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必修

560

25.36%

31

18.24%

科学素养课程平台

选修

64

2.90%

4

2.35%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必修

632

28.62%

39.5

23.24%

选修

64

2.90%

4

2.35%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必修

296

13.41%

18.5

10.88%

选修

112

5.07%

7

4.12%

自主发展课程平台

选修

64

2.90%

4

2.35%

集中实践教学平台

必修

  

  

36

21.18%

创新创业实践(课外)

选修

  

  

4

2.35%

必修课小计

1808

81.88%

145

85.29%

选修课小计

400

18.12%

21

12.39%

总计

2208

100.00%

170

100.00%

七、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计划中规定课程 170 学分,其中必修理论课 109学分,选修理论课 21 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36 学分,创新创业教育环节 4 学分方准予毕业。

八、专业培养方案进程表(见附表)

九、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见附表)

十、开设课程(环节)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见附表)

 

教学院长:何文斌                 专业负责人:侯俊剑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