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利 学位:博士 职称:高级工程师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办公地点:西三楼305 联系方式:lilinli163@163.com |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工业数字孪生与模型智能化、产线模块化、分布式智能制造、知识管理、工业信息安全等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图学学会数字孪生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全国信标委物联网与数字孪生分技术委员会数字孪生工作组专家、郑州航空港区数智制造产业协会高端装备与仪器专委会秘书长、河南省工信厅专家、河南省大数据产业高端智库专家等职务。近年来,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重点军工项目1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EI论文11篇,中国知网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教材1部,参与国家标准4项(在研);具有世界500强企业西门子14年工作经历,曾主导参与过大型央企、世界500强等近30个数字化项目,行业实战经验丰富。 |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主要从事工业数字孪生与模型智能化、产线模块化、分布式智能制造、知识管理、工业信息安全等研究工作。 |
教育背景
2017.9-2023.9 浙江大学 机械工程 博士 2004.9-2007.7 郑州轻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硕士 2000.9-2004.7 郑州轻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士 |
开设课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本科课程 《工程制图》本科课程 《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本科课程 《工业数字孪生及应用》研究生课程 |
科研项目
论文专著与专利
代表性论文: [1]. Li Linli, Gu Fu, Li Hao, Guo Jianfeng, Gu Xinjian. Digital Twin Bionics: A Biological Evolution-Based Digital Twin Approach for Rapid Product Development[J]. IEEE Access, 2021,9:121507-121521. (SCI: 000694691800001,中科院/JCR二区) [2]. Gao Qianfa, Gu Fu*, Li Linli*, Guo Jianfeng. A framework of cloud-edge collaborated digital twin for flexible job shop scheduling with conflict-free routing[J].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24, 86(4.):102672.1-102672.23. (SCI, 共同通讯作者, 中科院/JCR一区) [3]. 李琳利, 李浩, 顾复,等. 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机械产品多学科协同设计建模技术[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9, 25(06):1307-1319.(EI收录,知网高被引论文) [4]. 李琳利, 顾复, 李浩,等. 仿生视角的数字孪生系统信息安全框架及技术[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2, 56(3):1-17. (EI收录) [5]. 李浩, 王昊琪, 刘根, 王军令, Steve Evans, 李琳利, 王晓丛, Shuai Zhang, 文笑雨, 聂福全, 王新昌, 郝兵, 姜伟, 刘永光.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的概念、系统结构与运行模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1, 27(12):1-19. (EI收录) [6]. 李浩,陶飞,王昊琪,宋文燕,张在房,樊蓓蓓,武春龙,李玉鹏,李琳利,文笑雨,张新生,罗国富.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产品设计制造一体化开发框架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9, 25(06):1320-1336. (EI收录,知网高被引论文) [7]. 张今, 顾复, 顾新建, 纪杨建,李琳利,郑范瑛. 基于区块链的多价值链协同数据共享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4,30(10):3643-3657.(EI收录) [8]李浩,王昊琪,李琳利,等.“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4,30(05):1551-1570.(EI收录) [9]李浩;邢志远;李琳利*等.基于多智能体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云边端架构与关键技术[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4,30(11):3755-3770. (EI收录,通讯作者) [10]郭伟飞,杨云帆,文笑雨,杨文超,李琳利..基于解码逆向反馈调整机制的复杂产品批综合调度算法[J].控制与决策,2025,40(05):1714-1722.(EI收录) 代表性专著: [1]. 李浩,李琳利,王昊琪主编.机械装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22-47200-7,石油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主编。 代表性专利: [1].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间物流输送设备的设计方法,CN202411821732.7, 发明专利,公开。第一 [2]. 一种孪生车间生产-物流资源实时协同调度方法,CN202411438371.8, 发明专利,公开。参与 [3]. 基于数字孪生的大型铸锻件的寿命计算方法,CN202410526866.X, 发明专利,公开。参与 [4].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飞机装配激光跟踪仪站位优化方法,CN202311755404.7, 发明专利,公开。参与 [5].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大型油压机虚拟仿真和优化方法,CN202311586369.0, 发明专利,公开。参与 |
荣誉获奖
[1]. 第十九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中三赛区一等奖,2025,指导教师 [2]. 第十九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中三区二等奖,2025,指导教师 [3]. 郑州轻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4年优秀本科毕业设计,2024,指导教师 [4]. 郑州轻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5年优秀本科毕业设计,2025,指导教师 [5]. 第八届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服务学术会议,中国杭州,2024,学术报告 [6]. 2018第十六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中国(漯河)食品机械产业技术发展大会暨高峰论坛,特邀演讲嘉宾 [7]. 2019第十七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中国(漯河)食品机械产业技术发展大会暨高峰论坛,特邀演讲嘉宾 |